疾病新知

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

什麼是自律神經?

人體神經系統分成中樞神經及周邊神經兩大類。自律神經由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組成。
自律神經是不受意識控制的,人體透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調節,來平衡血液循環、呼吸、消化、免疫等系統。

自律神經系統的作用

一天當中白天是交感神經較旺盛的時間,讓人體機能可以面對白天忙碌的生活;夜間則是副交感神經活動的時間,減緩心跳、血壓、體溫等節律,為睡眠作準備。因此若自律神經失調,在白天該有體力工作時卻全身無力、疲倦,到了晚上卻精神亢奮,失眠無法入睡,就會引起各種症狀。一旦該神經出了問題,變會引起類似疾病的症狀,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不舒服到醫院檢查,卻檢查不到任何問題原因,因為問題出在「自律神經失調」。

為什麼會「自律神經失調」?

正常情況下,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互相拮抗並同步協調,使人體各種生理功能順利進行。但在長期處於慢性或過度壓力、焦慮、憂鬱的影響下,便會讓自律神經失去平衡。自律神經失調時,會讓個案感受到比較敏感的部位有「不舒服」的症狀,如右圖是常見的症狀。

明明不舒服,為什麼查不出來?

「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症狀的統稱而不是一種病。就像「發燒」所代表的意義是一樣,發燒可能是因為脫水、可能是感冒、更可能是肺炎,病因可輕可重,發燒只是人體對疾病的一種反應,也可說是一種警訊,告訴我們「身體出問題了!」 由於自律神經失調影響的只是器官及組織表面上的神經功能,但患者本身器官及組織結構完好,所以大醫院檢查儀器往往檢查不出問題。但不舒服的狀況仍存在,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如果忽略這些身體訊號,可能會小並累積大病,而錯失治療先機。現在最新式身心能量檢測法,是利用心率變異數據比對來協助分析自律神經失調的成因及猝死機率,並有機會預防重大疾病的發生,這是預防醫學的一大進步。

預防自律神經失調方法

每周規律運動
作息時間規律
避免抽菸,過度飲酒與過量咖啡因
睡眠品質穩定 / 足夠的休息時間
放鬆技巧學習:腹式呼吸、靜坐等

自律神經失調可以治療嗎?

自律神經失調是可以治療的,只是因為患者的臨床症狀往往多樣、複雜,導致許多病患看錯醫生、吃錯藥,徘徊在各科門診中,耗損大量時間、精力、心力交瘁卻還是無法康復。因此藉由自律神經身心能量檢測可以協助,其中包含失調的種類、病因、嚴重度、病發症等分析判別。正確的診斷才可以施以有效的治療。

TOP